以“水务大讲堂”为载体 推动干部能力素质全面提升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市水务局紧紧围绕“抓学习促提升”工作要求,以每周二下午固定开展的“水务大讲堂”为载体,进一步拓展学习领域,营造学习氛围,巩固学习成效,着力在提升党员干部“三个水平”(思想水平、政策水平、专业水平)上下功夫,打造“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新时期高素质干部队伍。
一、强化安排部署,解决“如何讲”的问题。专门制定《市直水务系统“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明确3方面20项具体任务,在“抓学习促提升”中,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水务大讲堂”,利用每周二下午半天时间,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高级职称人员、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主讲,邀请省、市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开展专题讲座,讲政策、讲理论、讲业务、讲方法、讲经验,交流知识、开拓视野、提升能力。同时,机关党支部也制定印发打造书香机关、开展党员读书学习活动的通知,对党支部每月一次读书心得报告会、机关党委每季度一次读书分享报告会作出安排,在全系统形成“干部教、教干部”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领导带头上台,解决“谁来讲”的问题。“水务大讲堂”活动开展以来,市水务局领导班子成员充分发挥先锋引领作用,带头学深悟透,带头上台开讲。局主要负责人分别就党的二十大精神、档案管理进行辅导讲解,分管负责人就白龙江引水工程、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情况进行阐释解读,相关科室负责人分别从行政公文格式、庆阳水利“四抓一打通”实施方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机关财务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上台开讲,相互学习、比学赶超,推动思想有触动、理论有拓展、能力有提升。目前,“水务大讲堂”已举办37期,2023年举办8期。
三、丰富授课内容,解决“讲什么”的问题。在“水务大讲堂”中,不拘泥形式,不限制体裁,通过专题讲座、红色观影、知识竞赛、读书分享、现场研学等多种形式,创新学习形式,丰富授课内容,着力提升学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邀请《巧儿说法》栏目特邀律师、《庆阳普法报》法律顾问、庆阳市律师协会会员杨亚栋开展《学好用好〈民法典〉》专题讲座;邀请庆阳市教育局《庆阳教育》杂志执行主编,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陇原读书会发起人郑晓红,进行“水务文化读书周”授课;邀请市保密局专家开展保密知识专题讲座;组织赴陇东学院观摩学习,开展党旗宣誓、经典诵读活动;举办第一季度读书学习分享报告会,7名同志分享读书心得,并评选出“阅读之星”……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开展,切实消除“知识恐慌”,填补“本领赤字”,真正让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抓落实,在落实中强领悟,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水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四、注重成果转化,解决“怎么抓”的问题。坚持将“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贯通一体,将学习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落实的具体行动。一季度全市水务重点工作推进有力,实现了“开门红”。起草制定《庆阳市2023年水利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提请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印发执行。明确全年实施重点水源、农村供水、河道治理等6大类123个项目,总投资19.2亿元。扬黄提质改造、莲花寺引水入合、小盘河水库引水入宁、吴家沟水库综合利用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一季度完成水利投资1.34亿元。白龙江引水庆阳配套工程、马莲河生态治理百里示范长廊、马莲河上游苦咸水淡化治理、王家湾水库(公刘湖)蓄水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高度重视农村供水安全,专门召开全市农村水利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编制《庆阳市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及《简明手册》,启动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清零行动,逐村、逐户、逐工程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无遗漏”排查,目前各渠道反馈的134件农村供水问题,已全部整改解决。扎实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宣传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展板、发放资料、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实现“报、网、微、端、屏”宣传载体全覆盖,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节水宣传品1万余套,现场接受咨询20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