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全面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近年来,镇原县始终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按照“因地制宜、突出效益、建管并重、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投资力度,强化工程措施,完善机制体制,优化保障服务,逐步形成了“以集中工程为主、分散工程为辅”的人饮供水格局和“以镇为中心,以塬为骨架、联镇联村联网、统筹统建统管”的建管模式,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饮水不安全人口逐年下降。2018年,争取落实资金3097.54万元,实施供水工程1376处,解决了3849户14676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受益总人口152176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4%。
一、坚持精准“谋水”。紧盯“2018年全面解决30个预脱贫村和所有贫困户、2019年解决剩余非贫困户饮水不安全问题”目标,按照“规划先行、全面核查、因户施策”的工作思路,严格落实省市“两年工程一年实施”的要求,采取补充水源、延伸管网、新建小电井(水泥窖)、贫困户自来水免费入户等措施,将下剩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全部纳入,整合发改、财政、扶贫等部门的水利建设项目,规划编制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高项目实施方案,着力解决了工程重复建设、区域分布失衡、管护责任缺失、效益发挥不畅等问题。2019-2020年概算投资4982.5万元(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筹措),计划实施集中工程40处,分散工程997处,解决5991户22277人的饮水不稳定问题,努力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
二、坚持科学“建水”。针对下剩的5371户18941名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镇原县组织水务、乡村组、帮扶干部入户实地勘查会商,全面核实认定,对饮水安全户发放认定卡,对饮水不安全户精心编制了饮水安全“一户一策”方案,确保工程措施精准到户。县政府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统筹整合列支3097.54万元,全部用于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工程。针对“龙头无水、管道缺水、设施枯水”等现状,聚焦每一个水龙头,倒推工程措施落实,采取新打水源井、延伸管线、连接管网、改造设施、搬迁特殊区域农户等方式,集中解决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2018年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于3月份开工建设,9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完成投资3642万元占比118%,实施集中工程17处、新打水源井6眼、铺设供水管道444km、分散工程1359处(新打小电井1027眼,水泥窖332处),解决了3849户14676人(贫困人口2655户10122)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三、坚持高效“管水”。健全机制抓管理,镇原县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农村供水管理的意见》,细化完善了工程建设、运行管护、水质检测、财物管理等办法。成立了农村供水管理局,基层组建了14个农村供水管理所和19个水利工作站,加强了工作力量,进一步夯实了农村供水基础;113名农村供水工作人员工资实行财政70%差额供给,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全面加强了供水运行管理。设立基金抓修护,按照《镇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基金管理办法》,每月从水费中计提15%的养护基金,用于工程维修管护,2018年共收水费621万元,计提基金93万元,确保了工程效益发挥和群众饮水安全。明晰产权抓运行,坚持国家投资修建的农村供水工程产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原则,对饮水安全工程资产权属进行了严格的划分,与受益村组、用水户签订协议,进一步明确了供水管网、村组管线、入户设施的管理权责,保障了供水工程健康运行。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