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局突出 “四个坚持”坚守水旱灾害防御底线
庆阳市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河流沟道众多,降水丰枯不均,洪涝干旱灾害多发频发。近年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暴雨洪水和变化莫测的极端干旱形势,市水务局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突出“四个坚持”,攻坚克难,昼夜坚守,奋战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承诺,筑守着防汛抗旱救灾坚强堡垒。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塑造一流队伍。在全系统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职工铭初心、担使命、转作风、办实事。坚持把党的建设融入业务工作,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抢险救灾、监测预警、分析会商等工作推进落实中,党员干部冲在前、干在先、做表率。汛期紧张时,市领导和局领导每天多次召开研判调度会,会议规格高,时间要求紧,材料数据多,防御科同志24小时坚守在办公室,废寝忘食,通宵起草核对,有时正与家人吃饭时突然接到任务,放下碗筷连忙赶回;负责调度同志会同水文站彻夜开展洪水预报,分析测算水位变化,及时调整发布调度信息,把孩子拖给老人照料,连续上班无休,始终坚持在防洪调度岗位上;负责防御的同志,时刻和县区保持连线,督促巡查防守,了解水情险情灾情,调度抢险力量和物资支援。大家放弃节假日,舍小家顾大家,日夜坚守,忘我工作。全系统先后涌现出优秀党员14名,优秀公务员19名,一些同志被水利部、省委省政府评为河湖长制先进工作者、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庆阳市水务局被水利部评为农村饮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这是个人的荣光,更是对这个集体最好的诠释。
二是坚持严防死守,筑牢安全防线。始终坚持将固短板、补短板、强监管作为水旱灾害防御不可逾越的底线和第一道防线,尽其所能筑实安全防线。2015-2021年负责实施了9个江河主要支流、28个中小河流、39个山洪灾害治理项目,有效保障了沿岸25.53万人、22.17万亩农田的防洪安全,建立起了市县贯通、调度有力、运行顺畅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确保了全市河道及水工程安全度汛。2018-2020年组织实施了蒲河调度系统,有效开展巴家咀水库防洪调度工作,对水库上游来洪可提前3小时进行预报预测,对水库泄洪可进行下游淹没分析,水库防洪调度实现了智慧化调度。每年组织对山洪灾害预警站点进行维护调试和更新改造,新建巴家咀水库视频会商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指挥调度效能。汛前及时召开强降雨防范应对视频会商调度会议,下发防御通知,提请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精心安排部署,层层压实责任,全力抓促落实。组建了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适时组织开展防汛演练,落实预警信息员3946人,避险责任人4601人,公告全市境内28座水库、312座淤地坝、8座重要城镇、11处重点河段、18个旅游景区、25个大中型涉河在建项目防汛责任人,批复水库防洪调度计划,修订水利工程防汛抢险预案、超标准洪水及安全度汛方案、山洪灾害预防预案、人员密集区紧急转移预案、在建涉水工程施工度汛方案,制定印发了《巴家咀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及城乡供水工程应对特大干旱保障预案,编制了巴家咀水库下游县区转移避险预案,有效提高了应对化解水风险能力。建立局班子成员防汛包抓工作责任制,积极督导推进防汛抗旱工作责任和措施落实,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灾减灾救灾应对体系。
三是坚持生命至上,全力抢险救灾。灾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面对突发灾情,市水务局党员干部经常星夜驰骋,风雨兼程奔赴现场,不顾个人安危踏勘现场,深入一线指导抢险,洪水不退、我们不撤,成功应对了历次干旱洪水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有力的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尤其去年8月份我市环县、华池、庆城、镇原出现了多年不遇的夏季严重干旱。根据干旱发展形势,及时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专题向省水利厅进行沟通衔接,增加扬黄供水量,延长供水天数,最大程度保障扬黄工程沿线乡镇和群众蓄水补水需求。组织人员赴重点受旱县,指导县区制定抗旱应急供水方案,开展人畜饮水测算、产业保障用水评估、灾情核查,分析研判河流来水、工程蓄水信息,修订区域和重点水工程应急水量调度方案和应急供水措施,定期不定期召开各类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分解细化任务,靠实工作责任,落实具体措施,全力保障群众用水,使大旱之年没有出现人畜饮水问题。去年10月上旬,我市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多地发生多年未有崩塌、滑坡和中小河流等灾害。10月6日正宁县五顷塬乡西渠村坡底过沟桥淤堵蓄积10万方水量。6日晚12时,市水务局连夜派出4名技术人员,携带500m3/h移动泵车等排涝设备于7日凌晨3点赶到现场。面对淤积蓄水区无法进入、抽水效果不明显现状,会同消防队伍利用无人机测算堰塞水体水量,模拟计算洪水冲毁堵塞公路下泄洪峰流量和河道水位上升情况,综合研判后,7日凌晨04时,帮助正宁县制定了分期开槽导流抢险方案。7日晚21时,蓄水区水位下降2米,淹没区域长度减少100米,下泄水量3万多方,溃桥风险消除。9日9时,泄水8.5万方,淤堵水体基本排完、风险解除。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强化河道巡查监管。全面推行河长制,构建“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河湖长+河长办+成员单位+河道保洁员+社会监督员”组织体系,设立24小时监督举报电话,落实河道巡查保洁员1660人,在重点河段安装监控系统88处,形成了河湖治理保护的责任网、监督网。各级河湖长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作为河湖长制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完成了全市境内121河流、25座水库管理与保护范围的划定,编制批复了马莲河、蒲河等规模以上河流岸线利用规划,开展了河湖健康状况评估,明确了岸线分区管控要求。按月对全市31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量开展监测通报,加强水库运行调度,切实保障河道下泄生态水量。与宁夏吴忠、陕西长武建立了苦水河、泾河联防联控机制及公安、检察机关联动执法体系,先后组织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巡河2万多次,解决河湖“四乱”问题2712件,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273处,关闭河道非法采砂点49家,拆除清理了柔远河主河道蓬河工程、合水县蒿咀铺乡群众侵占河道修建鱼塘等一批滞洪设施,河道行洪及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