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水务局、环县水务局尚红锁荣获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1月27日,水利部召开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表彰会,对近年来在应对汛旱情中“闻汛而动、浴血奋战、敢打硬仗”的99个先进集体和20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庆阳市水务局获“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环县水务局尚红锁获“全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我市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河流沟道众多,降水丰枯不均,南涝北旱、旱涝急转的极端天气多发。“十三五”以来,全市水务系统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防汛抗旱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行业头等大事,固底板、补短板、防风险、强监管,攻坚克难,战天斗地,奋力投入大战大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庄严使命”。固底板,夯实防御基础。建立起了市县贯通、调度有力、运行顺畅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设置监测点689处。实施山洪灾害治理项目76处,建成抗旱应急水源工程71处,实施了9条江河主要支流、28条中小河流、39条山洪沟治理,有效保障了偏远山区群众应急供水及沿岸25.53万人、22.17万亩农田的防洪安全。建成了蒲河调度系统和巴家咀水库视频会商系统,可提前3小时对上游洪水预报预测及下游淹没分析,有效提升了巴家咀水库防洪调度效能。补短板,筑牢安全防线。以预补短、关口前移,贯穿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四情”防御,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及时对山洪灾害预警站点进行维修养护,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公告防汛隐患点和责任人,落实预警信息员3946人,避险责任人4601人,发布预警信息150万条,组建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开展防汛演练35次。适时修订水库防洪调度计划、超标准洪水、山洪灾害预案、在建涉水工程度汛方案,编修了《巴家咀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及下游县区转移避险预案、城乡供水工程应对特大干旱保障预案,建立班子成员包抓责任制,积极督导推进防范应对责任措施落实,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灾减灾体系。防风险,积极抢险救灾。面对突发灾情,全市水务系统党员干部经常星夜驰骋,风雨兼程赶赴现场,不顾安危踏勘现场,指导抢险救灾,成功应对了历次干旱洪水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水旱灾害损失。去年10月初持续强降雨引发的正宁县五顷塬乡过沟桥水体淤堵险情,市水务局连夜派出专家组,第一时间分析研判,制定抢险方案,现场指导泄水除险,险情得以及时妥善处置。面对去年百年不遇的严重旱情,积极与省水利厅和宁夏汇报衔接,增加扬黄供水量,延长供水天数,最大程度保障扬黄工程沿线乡镇和群众蓄水补水需求。紧急派出工作组,指导县区做好灾情核查和抗旱应急供水保障,有效保障全市5县33乡镇17.2万人的生活供水,使大旱之年没有出现人畜饮水问题。强监管,持续改善水生态。推行河长制,构建“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河湖长+河长办+成员单位+河道保洁员+社会监督员”组织体系,设立24小时监督举报电话,落实河道巡查保洁员1660人,在重点河段安装监控系统88处,形成了河道、水库管护责任网、监督网。各级河湖长将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作为河湖长制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巡河2万多次,解决“四乱”问题2712件,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273处,关闭河道非法采砂点49家,与平凉市、宁夏吴忠市、陕西长武建立了苦水河、泾河联防联控机制及公安、检察机关联动执法体系,拆除清理了柔远河主河道蓬河工程等一批滞洪设施。对全市境内121河流、25座水库管理与保护范围进行了划定,编制了马莲河、蒲河等规模以上河流岸线利用规划,开展了河湖健康状况评估,明确了岸线分区管控要求。按月对全市31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量开展监测通报,加强水库运行调度,切实保障河道下泄生态水量,河道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