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水利动态>详细内容

水利动态

环县水务局在全省农村供水星级水厂(庄浪)现场观摩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来源:环县水务局 作者:黄雅莉 发布时间:2022-06-28 10:39:40 浏览次数: 【字体:

6月22日,全省农村供水星级水厂现场观摩推进会在平凉市庄浪县召开,环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英璞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建管并重夯实基础、智能调度高效运转,推动农村供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交流。

f6456bd429f447a3899a0c62ad87d759.jpg

近年来,环县围绕从根本上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这一目标,多措并举兴水管水,扎实建设基础工程、改善管理制度、搭建调度系统,打破了二元界限,实现了城乡供水规模化、一体化、智能化发展,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坚持“四水齐抓”扩规模,逐户解决“缺水之殇”。紧紧围绕“四水齐抓”的工作思路,将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先后投资12亿元,补强基础设施,扩大农村供水工程覆盖面。引用黄河水。投资6.24亿元,自北向南实施扬黄延伸工程,延伸管线4500千米,建成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7处、一体化净化水厂8处、搬迁安置点集中供水工程45处、农村抗旱应急水源工程6处、各类调蓄水池381座,全县15个乡镇114个村 414个村民小组4.5万户22.5万人用上了黄河水。集蓄天上水。累计投资3.25亿元,按照“一户一场、一户一窖”的标准,配套建设水窖83538眼、集流场62443处,有效解决了边远山区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提取地下水。投资2.1亿元,在地下水质较好、群众居住较为偏远分散的村建成机井134眼,配套淡化设备59处,建设以机井水为水源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43处,新打小电井10597眼,地下水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用足地表水。投资2100万元,在县南水质较好的沟道实施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以沟道水为水源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0处,使6个乡镇10个村1.11万人提水入户,用上了自来水。

二是坚持“城乡一体”抓管理,切实厘清“制度之网”。 按照“全县一张网、供排一家管、城乡同质价”的思路,建立健全“一家管”的长效制度机制,努力推动节本增效,争创全省供水管理一流水平。供排监管“一盘棋”。 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水务部门监管责任、运行单位管理责任。在县水务局设农村人饮管理办公室;县自来水公司成立环县供水分公司,乡镇设立供水服务站,实行企业化运营服务,全县所有集中供水工程全部移交县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运营,直接管理服务到村到户。工程维护“一体化”。制定环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水源地保护三项管理办法,落实机构、人员、经费保障“三项制度”。目前,全县城乡制水、供水、水质检测、维修保养、运行调度、应急送水服务等总人数达到700多人,每个乡镇供水服务站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运行管理人员、专业维修人员和水质检测人员。同时,每年预算列支200万元集中供水工程维修管护基金,确保农村供水工程稳定运行。城乡供水“同质价”。建立计量收费、水费补贴、控价供应“三项机制”,城乡居民自来水入户全部使用IC卡智能水表计量,用水执行城乡同一价格。县财政每年列支750万元对扬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补贴、列支394万元对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进行补贴,保障低价、同价稳定供水。按照“化验、检测分家,日检、抽检结合”的原则,自来水公司负责水质日常化验,开展日检、周检、月检;在县疾控中心设立水质检验检测中心,按月定期抽检,并在枯、丰水期各抽检1次,确保城乡供水水质达标、饮水安全。

三是坚持“云端运行”强调度,全面搭建“智能之枢”。投资1000余万元,新建城乡供排水自动化调度指挥中心,实现了“监测一张图,调度一张网”,为城乡供水保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云端监测”时时看。度系统采用4G网络和光纤传输数据,实时监测全县水源地、水厂、水库、供水站、供水工程333个压力测点,实时显示水质、出水浊度、流量、水压等数据,实时调度室外全景、水处理车间、调蓄水池、泵房,确保高效、快速、准确发现供水问题。“云端操控”时时管。在供排水进出水口安装专业设备,采用物联网技术,将水质监控与远程控制相融合,及时掌握工艺问题,实现了对供水设施的远程集中管理。对机井供水站、沟道供水站及个别泵房采取远程控制技术,整个供水流程通过电脑远程操控,实现站内无人值守,充分解放了人力资源。“云端答疑”时时问。列支专项经费,购买云专家服务,聘请给排水、市政工程、都市环境系统、水利工程、电气自动化、水工环地质等8位业内专家,建立专家团队,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过“云端专家系统”向专家咨询解决办法,请示操作指令,确保自来水处理设施安全、达标、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