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水利动态>详细内容

水利动态

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建设推进情况、主要做法成效、存在困难问题及意见建议

来源:扬黄局 作者:田国栋 发布时间:2022-09-20 10:31:35 浏览次数: 【字体:

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工程自1992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历经30年的分期建设和配套完善,先后建成一期工程、续建工程、向庆城延伸供水工程、庆阳市区应急水源工程,目前年供水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35万人,已经成为庆阳革命老区的生命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一、工程建设推进情况

陕甘宁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工程1987年开始规划,一期工程总投资9947万元,1992年7月开工建设,设计引水流量2m3/s,年引水量2466万立方米,1996年5月通水到环县甜水堡,建成5座泵站、29km输水干渠和甜水灌区,解决了甜水堡镇部分人畜饮水问题,发展灌溉面积1.9万亩。完成一期工程只是引来了水源,工程的规划目标远远没有实现,整体效益难以发挥。

续建工程1998年10月启动前期工作,2008年11月可研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总投资5.34亿元,2009年8月开工建设,2015年10月完成建设任务,建成1条主管线、4条支管线共193km、70万m3调蓄水库1座(张南湾水库),加压泵站13座,乡镇蓄水池9座总容积4.8万m3,净化水厂7座。2012年7月开始向环县县城供水,2015年10月通水到环县北部16个乡镇。2013年以来,投入资金5.5亿元,依托扬黄工程实施了环县川区人饮工程、精准扶贫安全饮水工程、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等配套工程,累计铺设管道4500km,修建加压泵站22座,建成各类(50m3至9万m3)调蓄水池126座,克服了环县北部地形复杂、山大沟深的不利条件,实现了农村自来水入户2.53万户,受益人口22.5万人。

向庆城延伸供水工程总投资3.35亿元,设计流量0.44m3/s,年供水量600万m3。2012年开工建设,2018年11月投运,建成319万m3水库1座(芡子沟水库)、输水管道105km,解决了庆城县沿途3个乡镇和城区12.73万人的供水问题。

庆阳市区应急水源工程总投资2.14亿元,设计从庆城县芡子沟水库取水,经泵站提水至驿马镇后自流至董志塬净化水厂,年供水量500万m3。2019年11月开工建设,2021年11月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建成管道56.48km、泵站2座、9万m3调蓄水池1座,解决沿途6个乡镇、8万人供水问题,同时作为庆阳市区应急水源,解决特殊干旱年份和突发事件情况下的供水问题。

甜水堡调蓄引水工程可研报告2018年8月通过省水利厅批复,总投资7.3亿元,建设915万m3调蓄水库1座,引水管道26.48km,2020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水库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累计完成投资5.78亿元,建成后可解决扬黄工程调蓄能力不足,效益发挥不充分问题。

二、主要做法成效

扬黄工程经过30年建设,累计建成甘宁分水点到庆阳市区主管线260km、乡镇支管线129km和进村入户管道4500km,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供水网络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特点:一是供水范围不断扩大。30年来,扬黄工程从一期仅覆盖甜水堡镇周边有限范围,逐步扩大到续建工程覆盖环县县城及16个乡镇119个行政村426个村民小组,再到向庆城延伸供水工程覆盖庆城县城及沿途3个乡镇,直至2021年底实现了黄河水上董志塬的目标。目前供水范围已覆盖环县、庆城、西峰及30个乡镇。二是供水水量不断提升。1996年水通甜水堡时,每年调水量仅有30万m3。2012年开始向环县县城供水,调水量超过300万m3。2018年向庆城延伸供水工程通水后,调水量达到508万m3。此后调水量逐年提升,2021年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91万m3。三是受益人口不断增加。一期工程建成后,仅解决了甜水堡镇不足万人的饮水问题。续建工程及配套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受益人口达到22.5万人。向庆城延伸供水工程受益人口12.73万人。2021年底水上董志塬后,扬黄工程的受益总人口将接近百万人,超过庆阳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工程效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效益十分突出。扬黄工程的建设,使革命老区环县彻底告别了干旱缺水的辛酸历史,从原来的拉水吃、驮水吃到现在用上了自来水,从过去的“苦咸水”到现在的“甘甜水”。环县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是中国重点沙区县和甘肃干旱县之一,2011年,陕甘宁盐环定扬黄水续建工程使黄河水通到环县,到2020年底,环县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3.4%,农村供水达标率达到100%,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提供了有力供水保障。2021年,环县遭遇百年不遇大旱,扬黄工程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障了大旱之年群众有水吃,生活不受影响。二是经济效益不断突显。环县煤炭资源丰富,刘园子、沙井子、甜水堡等煤矿正在加快建设;环县肉羊养殖、百万只肉羊屠宰、18万吨乳制品加工等地方产业项目全面实施。扬黄工程的建设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三是生态效益逐步显现。环县依托扬黄工程建成甜水堡灌区,发展灌溉面积3万亩。工程沿途建成水库4座、调蓄水池130座,打造了星罗棋布的水景观,在干旱缺水的环县山区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三、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调蓄能力不足。扬黄工程建设之初,受当时建设条件限制,仅建成了供水管道工程,没有规划配套的调蓄设施,工程调蓄能力严重不足,加之2018年宁夏调整供水方式、缩短供水时间后,对工程调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全部利用2466万立方米的分配水量,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近年来先后建成了张南湾、五里屯、芡子沟3座较大的调蓄水库和乡镇调蓄水池100余座,总调蓄能力568万立方米,但仍然不能满足工程调蓄要求。为此,谋划启动了甜水堡调蓄引水工程,建成后扬黄工程调蓄能力不足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宁甘工程输水能力不匹配。近年来,随着宁夏灌区开发和种植结构调整,共用工程运行方式发生较大变化,每年运行时间由173天减少为152天(其中能给庆阳供水的时间仅有95天),加之宁夏境内共用工程2018年完成升级改造后输水能力增大到2.91m3/s,从甘宁分水点到庆阳市境内专用工程输水能力仅有1.8m3/s,工程“卡脖子”问题突出,只有通过改造扩容和错峰运行来解决。为此,启动了扬黄工程提质增效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对甘肃专用工程29km管道进行提质改造,将引水流量由原1.8m3/s提升到2.91m3/s,工程总投资3.66亿元。

四、工作建议

一是建议在资金安排上给予支持。扬黄提质改造项目是扬黄工程效益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目前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具备开工条件。虽然今年通过申请专项债、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但截至目前资金仍未落实。鉴于我市财政现状,建议参照“宁夏共用工程和专用工程改造国家予以投资”的先例,在扬黄提质改造项目资金安排上给予支持。

二是建议建立三省区调水协商机制。扬黄工程地跨陕甘宁三省区,随着工程的配套完善和受益范围的不断扩大,三省区的用水量都在逐年增加,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加之我市地处供水管线下游,省际协调难度较大。建议建立三省区调水协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供水保障方面的分歧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