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水利厅人饮办副主任刘斌杰一行调研我市农村供水问题投诉办理工作情况
近期,我市农村供水各渠道反映问题呈增长趋势,特别是水利部12314平台投诉数量骤增。为深入分析原因,实地了解和掌握县(区)受理机制、工程运行管理及村级管护责任落实等情况,2023年3月8日至3月13日,省水利厅人饮办副主任刘斌杰等4人会同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岩同志等3人,对我市镇原县、宁县、正宁县通过查看现场、走访群众、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即先后深入镇原县孟坝镇塬口村、孟坝水厂、城关镇五里沟村、武沟张岘村、上肖镇雄武村、翟池村,宁县焦村镇街上村、南义乡马泉村、盘克镇豆湾村、新宁镇梁高村、早胜镇郭铺村、平子镇巩家村,正宁县三嘉乡琅琊洼村、前马塬水厂、永和镇寺村、永和塬水厂、永正乡南住村、榆林子镇乐兴村、宫河镇东里村等信访地现场核查,核查出的问题为:一是供水服务不到位的问题。镇原孟坝供水分公司维修冻管长达1月之久,存在维修不及时,也未及时告知用水户的问题。二是冻管问题。镇原孟坝镇塬口村、城关镇五里沟村存在冻管。三是水质浑浊问题。镇原、宁县、正宁县信访都存在此类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宁县的焦村镇和南义镇。四是水量不足问题。存在供水高峰期,水量不足,供水紧张,分时段供水情况,较为突出的是宁县焦村。

针对以上农村供水问题和省厅人饮办座谈会的要求,我市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农村供水事关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群众满意度是衡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评价指标。近期,农村供水投诉问题数量增长,反映出部分工程还存在短板弱项、运行管理还不到位,与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为此,各县(区)水务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保障农村供水作为水利系统开展“三抓三促”行动的重要举措,落实好“三个责任”,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扎实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把巩固责任扛在肩上、把拓展任务抓在手上、把衔接工作落到实处。二是严格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销号。各县(区)水务局对各渠道反馈问题要建立问题台账,迅速彻底整改到位,以良好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同时,要通过问题本身,深挖细查,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深入分析群众不向本地反映而越级向上投诉的原因,严格落实措施并销号、加强跟踪问效,分类施策,力求治根,确保整改到位,杜绝文字整改、虚假整改、同一问题越级投诉。三是做好供水改造升级。对于工程存在短板弱项的,要抢抓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做好项目谋划,加快实施农村供水改造提升增效项目,积极衔接发改、财政、乡村振兴等部门,用好地方债券、乡村振兴、水利专项等资金,按照《水利部关于推进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通知》、县(区)高质量并及时编制的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以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为重点,根据庆阳市现有农村供水工程现状,规划采取“以大带小、以城带乡,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的方式,通过并网联通、提质扩容等方式,着力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不断提升农村入户率和集中供水率。四是不断建立健全运行管护机制。严格落实“三个责任、三项制度、三个到位、三项机制、三类信息”,当前信访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运行管护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导致的多次和重复上访,甚至出现越级上访。各县(区)要不断优化管护机制、管理模式。对于运行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和短板,要向先进的地方学习并改进,不断对运行管理机构和机制进行完善,提高管护效率和服务质量。五是加强培训及宣传力度。各县(区)水务局要结合新修订的《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和《甘肃省水利厅农村供水投诉问题处理办法(试行)》,引导群众逐级、客观、理性反映供水问题。要加强对农村水管员、水质检测人员、监督投诉电话值班等人员的日常管理及培训,及时制定水管员和水质检测人员培训方案和年度培训计划,并由水管员定期在群内公布水质检测报告,普及管水、节水、防冻管等方面的知识,及时发布维修情况、停水时间及供水时间,让群众知晓,取得群众谅解,最大限度获得群众支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