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灌排水发展中心调研庆阳市灌区骨干工程衔接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3月21-23日,国家灌排水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仲民一行对庆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业灌溉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省水利厅副厅长陈继军在庆阳市政府副市长吴保定、市政协副主席王保民、市水务局主要负责人陪同下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西峰区温泉镇米堡高标准农田、肖金蔬菜基地、巴家咀水库除险加固及清淤排沙工程,宁县中村镇正洋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乔家村和新源村高标准农田、小盘河水库引水入宁项目、焦村镇海升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建设现场调研指导,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工作人员的意见建议,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
图1 调研组实地查看温泉镇米堡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在西峰区米堡高标准农田调研后,调研组指出该项目改良土壤1.8万亩,灌排条件明显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提升,项目区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图2 调研组实地查看肖金蔬菜基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情况
在肖金蔬菜基地,调研组认为,蔬菜生产实现了调控精准化、室内操作机械化、作物管理智能化,呈现出现代农业循环生产模式的优势,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样板。调研组强调,永久基本农田是一条必须严防死守保吃饭的“生命线”,也是一道建设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红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用途,必须坚持农地农用,确保把城镇周边、公路沿线的沃土良田留下来、保护好,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图3 调研组现场听取巴家咀水库清淤项目进展汇报
在巴家咀水库除险加固和清淤排沙项目现场,调研组指出,巴家咀水库是庆阳市境内一座集防洪、城市供水、灌溉及生态补水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陇东新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保障,多年来,由于坝体质量和淤积影响,水库功能发挥受到了一定影响,庆阳市政府筹备资金实施除险加固和库区清淤非常必要。同时认为水库除险加固和清淤方案科学合理,建设管理高效规范。
调研组在宁县正洋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详细查看高效节水滴灌技术后指出,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能大幅度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土地盐碱化风险,改善土壤质量,可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粮食增产,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途径之一,更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图4 调研组实地查看正洋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滴灌工程
图5 调研组实地查看宁县小盘河水库引水入宁项目进展情况
调研组对宁县正在实施的小盘河水库引水入宁工程表示完全肯定,认为项目不仅有效解决宁县县城和沿途乡镇的缺水问题,也为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保障,希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早日发挥效益。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引水线路和出水口位置布局,做到最大化的节约资金。
图6 召开座谈交流会
现场调研结束后,刘仲民指出,耕地是粮食的“命根子”,数量和质量协同发展关乎我国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要按照《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提出的七项工作原则(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建改并举、注重质量,绿色生态、土壤健康,分类施策、综合配套,建管并重、良性运行,依法严管、良田粮用),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度推进此项工作,刘仲民认为,通过这次调研,摸清了雨养农业区粮食生产和灌溉模式,调研组将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因地制宜,对庆阳这样的雨养农业区,合理规划灌溉设施,不要一刀切。
陈继军指出,庆阳是水资源短缺地区,水资源主要由降雨补给,7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7、8、9三个月,河道常流量较小,含沙量较高,水土流失严重,境内最大河流马莲河为苦咸水,开发利用难度大,要科学合理规划高标准农田灌溉设施,做到水资源利用最大化。
吴保定表示,庆阳市要充分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分区域制定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农田地力标准参考值;将突出目标导向,充分凸显高标准农田建设目的,明确高标准农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标,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将统筹设施建设,做到田间灌排系统完善、工程配套、利用充分,有效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