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安排 落实度汛措施 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矩阵
今年以来,市水务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坚持把防范化解水旱灾害风险作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关键性工作来抓。紧盯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三大风险”,立足于早,着眼于防,超前谋划,提早部署,逐级落实防御责任,开展汛前检查,抢修水毁设施,调试站点设备,修编相关预案,加强应急值守,加快构建全市水旱灾害防御矩阵,确保行业安全度汛,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提前部署,靠实防御责任。年初,市、县均下发防御工作安排意见及做好度汛准备工作通知,研究安排行业防汛工作。并围绕水库、山洪灾害防御、水毁修复等重点工作,逐类制定方案,细化目标责任,逐项推进落实。合水、庆城、环县与水库管理单位签订了防汛安全管理责任书,环县组织对水库“三个责任人”进行履职培训。协同市、县应急部门,靠实乡村组三级山洪灾害预警员队伍,逐级公示了全市29座水库、89处重点河段、13处涉河在建水利工程、238处山洪灾害危险区防汛“三个责任人”,建立水旱灾害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压紧压实日常防御全过程、全链条责任。成立工作专班,落实包抓机制,补充更新抢险专家、抢险队伍,强化应急抢险技术支撑。
二是精心组织,开展汛前检查。下发汛前检查方案,从3月初开始,采取县级全面自查、市级重点核查的方式,从防御责任、水库度汛、河道防洪等11个方面开展汛前检查排查,检查发现问题均已纳入清单台账,实行销号管理。通过上下联动,深入开展摸排,县(区)汛前自查排查问题22个,已完成整改16个,市级汛前检查发现度汛安全隐患50个,正在全力推进整改。正宁、宁县等县下发《责令清除河道违章通知书》,借助河湖长制平台,助力推进问题整改。
三是关口前移,强化四预措施。会同市应急局,下发工作通知,逐级修订审批水库调度计划。完善山洪灾害防御、超标洪水防御、涉河在建工程施工度汛等各类预案,切实加强对灾害防御工作的指导。镇原县在吴家沟、西杨水库组织开展了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市水务局委托气象部门对巴家咀水库上游26处雨量点进行校正,各县区编制批复了《县级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维修养护年度方案》,落实预警平台操作人员和工作经费,逐一调试检修维护雨量站、广播站和预警发布系统,组织更新改造雨量监测站点143个,全市站点上线率达到95%以上。镇原县落实县级平台运行经费71万元。
四是夯实基础,提升防御能力。加快推进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华池县小西沟山洪沟治理项目已完工,庆城县雷旗水库维修加固、马莲河宁县段、华池县柔远河段、环县环城镇防洪工程水毁维修项目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中央第九批1250万元水利救灾资金,合水县已完工,环县、镇原县、宁县完成工程量分别为85%、60%、35%。严格落实汛期带班值班制度,组织开展水库下游行洪能力调查,在水库周边设置“三个责任人”公示牌和安全警示牌,安装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储备防汛物资,配备备用电源,保障水库应急抢险能力。环县水库管理规范,在水库周边储备50立方米防汛沙砾料,协议储备大型机具8台。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