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水利动态>详细内容

水利动态

合水县水务局2023年工作综述——凝心聚力谋发展  治水兴水谱新篇

来源:合水县水务局 作者:田焕 发布时间:2024-03-18 21:54:25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水利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合水县水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治水思路,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以全面破解水资源制约瓶颈为目标,以助力乡村振兴建设为动力,着力建好水项目、管好水工程、筹好水资金、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生态、优化水环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水支撑。

    一、固强补弱,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始终坚持以水利项目建设为中心,统筹谋划项目盘子,全力争取项目资金,推动项目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效果。一是抓论证储备。抢抓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省政府实施水利“四抓一打通”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论证储备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2.81亿元(其中大江大河支流治理项目1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3个,山洪沟治理项目1个,小型水库项目1个,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1个)二是抓项目前期。实施合水县城乡供水设施配套项目,铺设瓦岗川至孙家寨沟输水管线5.01km,新建8万m³蓄水池1座,日处理1.2万m³净水厂1座,全县受益人口11万人。目前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选址、土地预审、节能、维稳报告批复、施工图审查、财政预算等。三是抓项目建设。全年实施水利项目23个,落实资金7686万元,其中中央及省级水利发展资金2636万元,实施项目9处;落实县级乡村振兴统筹资金4695万元,实施安全农村供水保障及产业配水项目13处;落实县级扶贫资金51.4万元,配备公益性岗位水管员54名。项目实施后共解决6143户1871 8人的饮水不稳定问题,群众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

    二、强化服务,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坚持“科学引水、稳定供水、依法管水、安全饮水”发展理念,通过压实“三个责任”,突出“三个到位”,建好“三支队伍”,全面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服务保障能力,为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源头活水”。一是抓水源建设提升供水保障率。坚持把实施农村水源保障项目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稳定器”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投资1811万元,实施农村供水保障项目7个,维修固城水厂控制中心、化验间、一体化车间、配套实施自动化设施,维修蓄水池3座,新建及维修闸阀井72座,新打小电井47眼,新建农村供水物资储备库房1间,新建90㎡净化车间1座,新建泵站扬水1处,完成改造供水主管道127.32km,定向钻2.2km,自来水入户142户,自来水接口253户。二是抓产业配水促农业发展。投资2341万元,实施产业配水保障项目6个,改造加压泵房1座,新建500m3前进水池1座,泵房1座,新建3000m³调蓄水池1座,铺设供水管道19.18km,管道穿河12处,非开挖水平定向钻5.4km,新建闸阀井 30座,新建镇墩28座,库区清淤1.9万m3,安装围栏500m。三是抓常态监测提升群众满意度。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制,以乡镇、行政村为单位,实行网格化管理,设置12个联乡工作组、聘用村级水管员54名,随时排查停水、水毁、冻管等问题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动态清零。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对“甘肃农村供水”微信公众号和农村饮水安全投诉热线,以及政务热线反馈的投诉问题,实行专人负责,台账管理,推动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年内共收到各类群众反映的饮水方面问题诉求74个,我局逐一核查,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存在问题的全部予以落实解决,有效保障了农村饮水问题动态清零。先后牵头开展集中饮水问题排查5次,现场解决农户投诉问题12条,指导供水管理单位规范运行4个,全年共排查因外地返乡、易地搬迁、分户建房、受灾水毁等新增供水需求户288户,均通过延伸管道、实施分散工程等方式全面解决。

    三、以注重保护,水资源监管水平不断提档。始终牢固树立节水优先理念,把严格管水、系统治水、精细节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一是管住用水,提升监管能力。强化用水计划管理和取水许可审批,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年内核查固定取水口256处,新办取水许可证36件,延续3件,注销过期取水证18件,累计有效证件110件,办证率100%。审批石油井场91处,整改各级反馈涉水问题18个。投资7.5万元对3处取水口安装在线监测计量设施,在线监测总数达到21处,全部上线运营。全年用水总量2482万m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为25.99m³/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0.45m³/万元,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5,参与考核的2个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严格执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完成水资源费征收176万元。二是强力护水,持续改善水生态。定期对12个乡镇河流出入境监测点位和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开展水质检测,评估水源环境状况,全年完成水质抽检174处,其中:检测水源水样9处、出厂水样94处、末梢水样28处、分散供水工程水样43处、小电井水样200处,合格率100%,流域水体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三是节约用水,巩固节水型社会创建成果。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合水县2023年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合水县农业节水奖励办法(试行)》《合水县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使节水制度全面建立、逐步完善。建成市级节水型单位2个、县级节水型单位29个,节水型小区8个,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4,完成太白、固城、老城3个乡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3.135万亩,改造升级城乡公共供水管网27.73km,维修破损管道380余处,城镇管网漏损率下降到9%以内,全县公共场所、新建小区节水器具普及率100%,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节水型社会成果持续巩固。

    四、加强巡查,河道日常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按照“目标更加清晰、指标更加科学、监测更加全面、治理更加有力”要求,重点从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河湖采砂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行政执法监督等7个方面推进河长制工作深入开展。一是河湖长制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健全完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河湖长+各成员单位+河道保洁员”组织体系,全面压实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制责任,各级河湖长各负其责、各尽其能,逐河段、逐村组、逐工程巡查河湖,累计巡河4700多次,开展暗访督查3次、联合执法2次,督促解决河流突出问题35件。构建跨区域河流联防联控机制,与相邻县(区)签署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协议,及时协调解决跨界河流相关问题。二是流域监管全面加强。编制完成“一河(湖)一策”治理方案3套,开展了4条主要河流健康评估。深入推进“三大专项行动”,排查整治河湖生态环境及“四乱”问题18个;大力推广“流域管理+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依法治河管水新模式,开展联合执法5次;依法查处水事案件2起,罚款10万元;完成了水利部卫星图斑反馈问题整改97处,并在“清四乱督查”系统中全部上传佐证资料。组织编制《合水县采砂规划(2022-2026)》,审核通过了合水县鑫磊众联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1套,许可开采砂石量7万m3,确保采砂工作有序规范开展。三是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苗村河生态护岸续建工程14.6km,治理河长16.6km,新建固城河生态护岸工程5.98km,治理河长6.49km,对33处重要河段、7处重点骨干坝及6座水库全部实施视频在线监控,充分发挥储水设施调蓄功能,及时调度库水113万m3,保障主要河段生态基流稳定。四是水污染防治成效明显。对12个乡镇河流出入境监测点位开展水质检测12批次,3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开展水质检测4批次,达标率100%。委托第三方资质单位对全县11座在用污水处理厂站实行统一运维,出水水质均达标。完成段家集、太莪、肖咀、太乐沟、王家河5个乡级水源地和新村水库、香水水库、徐阳沟水库3个县级水源地监控平台搭建。全县8个县、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流域水体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五、预防为主,水旱灾害防御职责高效落实。全面落实水旱灾害防御责任为重点,深入开展 “五大行动”。一是全面开展工程管理提升行动。投资95万元实施合水县农村供水物资储备库房项目,对物资库房拆除原有地面设施,新建农村供水物资储备库房1间(12*6),院坪硬化,采购抢修材料1批(管材、闸阀、配件等)。检修维护,新购置雨衣、雨鞋、雨伞各100套,手持喇叭6个,合同储备装载机5台,砂石500方,做到了有备无患。完成4座水库的《防洪调度计划》《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和《大坝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二是全面开展防汛隐患清零行动。汛前,在县政府网站公示小型水库防汛“三个责任人”,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人职责。及时开展水库大坝、重要河道、水利工程安全排查,消除工作隐患,开展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及监测站点检修维护,确保上线率稳定达到95%以上。水务局全面履行行业监管职能,督促相关管理单位切实履行整改责任,做到了点对点的监督,确保了隐患处置到位。三是全面开展水旱灾害防御行动。建立健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汛期抢险应急预案,加强水文预报预警,完善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机制。全县共建成自动雨量站88个、自动水位站7个、视频站4个,93个预警广播站。目前我局已安排专业公司汛前维护,与省厅对接一站双发,加快维修养护效率,汛期各站点上线率95%以上,为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四是全面开展应急预案演练行动。落实抢险物资和抢险队伍,汛前组织开展演练活动2次,在“7.25”强降雨过程中,及时启动山洪灾害应对Ⅳ级应急响应,实现了安全度汛,保障了全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五是全面开展值班备勤行动。严格执行领导带班的24小时值班制度,严守值班工作纪律,确保值班人员到岗到位,做好应急预警发送和防汛各部门的沟通衔接,做到了水利工程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监管全覆盖、无死角。

    六、注重监管,水利安全发展根基持续筑牢。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管三必须”工作要求和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一是加大行业监管力度。成立了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合水县2023年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全县水利系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方案》,通过举办质量和安全生产现场业务培训会,开展项目季度稽查等方式,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加强对工程招投标过程和合同履职的监督管理,督促“五大员”上岗履职,全面推进“陇明公”平台应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二是强化水利资金和建设监管。严格工程资金支付程序,不断完善各项水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方法,将评价指标与项目实际相结合,提升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对工程招标投标过程的监督管理,规范招标行为,降低招标成本。三是提升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水平。强化项目质量和安全监管备案审查,全年办理了质量安全监督手续23项,及时下发《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案》《水务行业防范化解风险“十查十看十提升”行动方案》《2023年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工作要点》《2023年水利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水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年行动实施方案》等,确定参建各方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明确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全年对在建的23个水利工程,5个水库,5个运行管理单位共开展专项检查41次,发现问题117个,整改问题117个。

    七、依法治水、水利行业监管体制不断健全。一是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坚持以改进服务为核心,以提升审批效率为关键,不断细化服务措施,优化办事流程,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着力打造流程最简、效率最快、服务最优的高质量政务服务体系。优化办事流程,推行网上办理,省市下放的24项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100%,办理环节数缩减至3个环节,8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部优化为即办件,即办件率达到93.75%,承诺时限压缩比达到94.8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年办理政务事项134件,其中取水许可42件,河道采砂1件,水利工程类91件。二是扎实做好各类统计工作。严格按照市水务局和县统计局安排部署,按时上报周报、旬报、月报、年报等各类水利统计报表,及时填报水资源管理、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供水、人事劳资等各类信息系统,各类数据准确率达到100%、及时率达到100%。三是做实做细信访维稳工作。着力畅通信访渠道,严格落实主要领导每周接访一次,分管领导轮流接访的工作要求,确保群众信访有人接,能办理。注重抓好网络留言办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答复,着力提升群众满意率。全年受理信访问题4件,其中县级转办2件,均全部化解到位。办理网络留言5件,微信公众号投诉19件,受理“12345”热线转办工单22件,接到投诉后,我局高度重视,立即形成专班组,由安全饮水管理站负责,逐一入户解决群众诉求。截至目前投诉问题已全部解决到位,群众反映良好。四是加强信息报送工作。成立了信息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信息宣传工作方案》,全面提升干部职工参与信息宣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了宣传有序有力、有点有面。2023年,我县共上报水利信息61件,其中“学习强国”甘肃平台发布3件,“甘肃农村供水”全公众号发布3件,市水务局网站发布20件,庆阳新闻发布6件,合水新闻播放9件,吉祥合水公众号发布10件,大美合水公众号发布10件。

    2024年,合水县水务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的学习研究,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涉水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构建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系,自觉走好水安全有力保障、水环境有效治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水实践新篇章贡献水务力量。

a65300eedeac4ee9ac4e878cb7fbe0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