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旱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县(区)抗旱防汛指挥部,市防指各有关成员单位:
7月以来,全市降水稀少,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出现了50年不遇的极端高温天气,土壤墒情基本处于干旱状态,伏旱明显,据气象部门预测分析,高温干旱极端气候事件仍将持续,旱象有进一步蔓延加重的趋势,全市防旱抗旱形势严峻。为全力做好防旱抗旱减灾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严格落实防旱抗旱工作责任
针对当前的旱情发展趋势,各县(区)抗旱防汛指挥部、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增强防旱抗旱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各级行政首长抗旱工作责任制,迅速安排动员,通过走访调查摸底,弄清辖区人饮困难的重点区域和存在主要问题,把保障任务分解到具体负责部门和基层供水单位,制定完善和监督落实各项应对措施,确保大旱期间群众饮水不出现问题,最大程度减少农业灾害损失。
二、主动应对,细化落实防旱抗旱工作措施
(一)统筹安排,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市县防办要紧急启动因旱人畜饮水困难“四级联报”制度,全面准确掌握旱情信息,为防旱抗旱工作科学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各级水务部门要全面开展人饮灌溉工程检修维护,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各类水利工程进行会诊检查,有针对性地提出维修养护方案,确保正常发挥效益。各县区要切实发挥抗旱服务队的作用,做好各项工作准备,必要时要为旱区饮水困难群众开展拉水送水服务,全力保证人畜饮水安全。
(二)挖掘潜力,发挥水利工程效益。要科学分析抗旱水源供水能力和各种用水需求,合理制定水源使用计划,严格按供水计划执行,加强水源的合理调度及节约使用,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抓好水库、塘坝和拦河闸(渠首)等工程的调蓄调度,在保证现有灌区用水的同时,为小提灌、小泵站等“五小”水利工程补充河道(渠道)提水水源。巴家咀水库要以保证城乡供水为中心,限制发电,在确保水库安全前提下尽量增加蓄水量,保证南小河沟水库有足够的应急供水水量。扬黄续建工程要检修维护好泵站管道及蓄水工程,确保能够及时供水。庆城、合水、正宁等县要高度重视县城供水问题,采取供水水库上游淤地坝泄水补充、检修闸门启闭设施防止漏水、改建取水口增加取水量、城区高耗水行业限制用水等措施,切实保障好日常用水需要。
(三)强化协作,形成抗旱减灾合力。各县区要把防旱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群众科学抗旱。市县抗旱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作配合,扎实做好抗旱减灾工作。水务部门要抓紧对各类抗旱设施进行维修、调试,安排专项经费,添置抗旱设备,帮助受旱地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农牧部门要做好农业生产指导,采取行之有效的抗旱措施,最大程度减轻农作物受灾;电力部门要做好用电安全技术服务;气象部门要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尽最大努力减少旱灾损失。
三、科学研判,全力确保防旱抗旱工作成效
各县(区)要把群众安全饮水作为当前的首要工作来抓,集中安排干部进村入户,调查统计、预测分析人畜饮水困难和农作物缺墒等信息。要严格实行旱情信息零报告制度,各县(区)每周五下午3时前向市防办报告本地旱情及灾情信息。并根据旱情发展形势,对照抗旱预案启动标准,适时启动抗旱预警响应,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抗旱生产,确保旱情早发现、早报告、早行动。要注重旱情信息互通共享,做到各级防办与农牧、民政、气象等部门统计口径衔接一致,严格落实人饮困难“四级联报”制度,防止旱情“不一致、不准确”而影响科学决策。要根据旱情灾情和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建立抗旱工作会商机制,分析研究旱情发展变化趋势,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对策建议,为科学指导抗旱减灾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四、防抗并重,积极应对极端灾害天气
今年入汛以来,大气环流多变、副热带高压调整不确定性大,天气形势异常,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因此,长期的干旱之后,局部暴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各县区、防指各成员单位要严格落实全市抗旱防汛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各级领导的批示要求,充分认清防汛抗旱形势,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统筹谋划防汛与防旱抗旱工作,坚持一手抓防汛,一手抓抗旱,两手都要硬,切实提高科学应对旱涝灾害的能力。要进一步强化值守、加强监测、排查隐患、完善预案、科学调度,严防各类旱涝灾害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