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抗旱防汛指挥部,市抗旱防汛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市扬黄建管局、巴家咀水管所:
自2016年11月以来,全市有效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据气象部门预测,3月中旬前降水仍将偏少,全市发生较大范围春旱的可能性很大,对小麦越冬返青、春耕生产和群众生活十分不利。为进一步做好当前抗旱工作,落实各项防旱抗旱措施,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和春耕春播生产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抗旱工作组织领导
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国家防总全体会议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当前抗旱工作的严峻性、紧迫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切实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和厌战畏难情绪,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要把“保人饮、保春耕、保春灌”作为抗旱减灾的首要任务,强化旱情监测预报,落实春季防旱抗旱各项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抗旱生产。加强抗旱水源调度和监督管理,细化实化应急预案和用水计划,落实抗旱浇灌和拉水送水措施,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困难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提早动手把干旱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妥善解决城乡群众饮水困难
各县(区)防指要尽快督促乡镇组织干部入户调查摸底、分析预测是否存在人畜饮水困难情况,县(区)水务部门要对重点缺水乡村实地核查,准确掌握群众因旱饮水困难的数量和时段,适时启动人饮困难“四级联报”制度。要按照一村一案、一户一法的要求,制定完善好应急供水方案,把保障任务分解到具体责任部门和基层供水单位,确保大旱期间群众饮水不出问题。要重点保障好吃窖水群众的缺水困难。去年后季全市大范围降水较少,环县、镇原西北部等乡村个别群众水窖蓄水不足,近期如再无有效降水,3月中下旬吃水将可能发生困难。有关县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指导群众抢抓有效降水,集流入窖增加可用水量。对人饮发生困难的农户,采取亲邻相帮、送水救济等办法,保证群众度过缺水难关,特别要解决好烈军属、五保户、特困户、学校、医院的临时用水困难,有关乡镇必须高度重视,重点给予保障。庆城、合水、正宁3县2016年降水偏少3成左右,县城供水水源地冉河川、新村、庵里水库普遍来水不足,已不同程度影响到城区正常供水。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提早制定县城供水应急预案,做到开源节流并重,严格落实节约用水措施,降低用水大户和高耗水行业用水量,切实保障好居民正常生活用水。要积极筹措整合有关方面资金,维修改建现有取水设施,寻找临时备用水源,加快抗旱应急工程设施建设,增加旱时有效供给总量,确保春夏用水高峰期不发生水荒。
三、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作用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各类水利工程的抗旱作用。一要对辖区内水利灌溉工程设施尽快组织检查。凡工程设施基本完好的,要尽快督促灌区乡镇组织受益村组群众进行渠道清淤及防渗堵漏等维护措施,确保能够投入灌溉;凡通过简单维修能够投入灌溉的,要尽快筹措应急维修资金,本着“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能抢修一处是一处、能抢通一公里是一公里,尽可能多的恢复有效灌溉面积。对35处千亩以上灌区,要尽可能维修恢复,保证干支渠通水畅通。要采取给乡镇、村组和群众出借或出租流动喷灌机的办法,保证灌区主干渠周边、河道川台地等都能够提水,切实增加抗旱浇灌面积。二要千方百计抓好现有水源工程蓄水。各县区及有关单位要抢抓开春冰雪消融时机,及时拦截有效径流,全市28座水库、500多座骨干淤地坝及拦河闸(渠首)等工程,要蓄足抗旱水源,在保证正常灌溉用水的同时,为小提灌、小泵站等“五小”水利工程补充河道(渠道)提水水源。巴家咀水库要以保证城乡供水和抗旱灌溉为中心,严格控制发电用水,在确保水库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多蓄水,保证南小河沟水库有足够的应急供水水量。扬黄续建工程要检修维护好泵站管道及蓄水工程,确保春季能够及时启动供水。三要抓紧做好已建成的29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验收和移交工作。环县、华池、镇原、庆城4县要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尽快投入当前抗旱之中。四要尽快谋划兴建一批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以消除抗旱减灾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以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规划项目为依托,加快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和高新节水技术应用推广,切实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切实发挥水利工程设施的最大抗旱效益。
四、积极落实抗旱综合保障措施
一要大力实施节水抗旱增效措施。要把节约用水作为提升抗旱能力的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科学分析抗旱水源供水能力和各种用水需求,合理制定水源使用计划,严格按供水计划执行,通过工程调度和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效益最大化。要抓紧补齐农业节水短板,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切实提高节水科技在抗旱中的增收增效作用。二要切实发挥各级抗旱服务队作用。各县区要组建完善抗旱防汛抢险应急服务队,提早做好抗旱物资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组织为旱区饮水困难群众提供拉水送水服务,开展抗旱设备、物资的维修、租赁和技术培训服务,增加流动抗旱浇灌能力。三要认真落实农业综合抗旱措施。对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大面积麦田,要采取喷施“旱地龙”、植物营养液等措施,提高小麦抗旱增产能力。要把传统抗旱经验与科技抗旱措施结合起来,大力推行地膜覆盖、包衣播种、点浇点灌办法,确保春耕春播顺利进行。要切实抓好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要根据开春旱情及时引导群众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耐旱作物种植规模,夯实保粮增收基础,巩固精准脱贫成果。
五、协调发挥有关行业抗旱优势
各县区防指要密切关注旱情发展趋势,及时会商研判,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防指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全力搞好行业抗旱服务工作。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抗旱应急维修、拉水补助资金;水务部门要做好抗旱灌溉统筹协调和抗旱服务组织指导工作,积极谋划抗旱应急维修和应急水源建设项目;农牧、农机部门要抓好农业综合抗旱技术推广应用,指导群众及时进行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电力部门要保证抗旱期间用电用油;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天气变化的预测预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力量,加密监测频次,适时做好人工降雨作业;交通、工信等部门要协调有关运输企业做好边远区域群众临时饮水困难的拉水送水工作。各县区防办要严格执行旱情信息零报告制度,调查核实人畜临时饮水困难、作物受旱面积以及抗旱减灾情况,认真准确填写报表,于每周五下午3时前向市防办报告本县区旱情及灾情信息。重大旱情和干旱灾害发生时,要及时向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和同级政府专题报告情况,提出防灾减灾预案措施,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自2016年11月以来,全市有效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据气象部门预测,3月中旬前降水仍将偏少,全市发生较大范围春旱的可能性很大,对小麦越冬返青、春耕生产和群众生活十分不利。为进一步做好当前抗旱工作,落实各项防旱抗旱措施,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和春耕春播生产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抗旱工作组织领导
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国家防总全体会议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当前抗旱工作的严峻性、紧迫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切实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和厌战畏难情绪,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要把“保人饮、保春耕、保春灌”作为抗旱减灾的首要任务,强化旱情监测预报,落实春季防旱抗旱各项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抗旱生产。加强抗旱水源调度和监督管理,细化实化应急预案和用水计划,落实抗旱浇灌和拉水送水措施,帮助群众解决饮水困难和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提早动手把干旱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妥善解决城乡群众饮水困难
各县(区)防指要尽快督促乡镇组织干部入户调查摸底、分析预测是否存在人畜饮水困难情况,县(区)水务部门要对重点缺水乡村实地核查,准确掌握群众因旱饮水困难的数量和时段,适时启动人饮困难“四级联报”制度。要按照一村一案、一户一法的要求,制定完善好应急供水方案,把保障任务分解到具体责任部门和基层供水单位,确保大旱期间群众饮水不出问题。要重点保障好吃窖水群众的缺水困难。去年后季全市大范围降水较少,环县、镇原西北部等乡村个别群众水窖蓄水不足,近期如再无有效降水,3月中下旬吃水将可能发生困难。有关县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指导群众抢抓有效降水,集流入窖增加可用水量。对人饮发生困难的农户,采取亲邻相帮、送水救济等办法,保证群众度过缺水难关,特别要解决好烈军属、五保户、特困户、学校、医院的临时用水困难,有关乡镇必须高度重视,重点给予保障。庆城、合水、正宁3县2016年降水偏少3成左右,县城供水水源地冉河川、新村、庵里水库普遍来水不足,已不同程度影响到城区正常供水。要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提早制定县城供水应急预案,做到开源节流并重,严格落实节约用水措施,降低用水大户和高耗水行业用水量,切实保障好居民正常生活用水。要积极筹措整合有关方面资金,维修改建现有取水设施,寻找临时备用水源,加快抗旱应急工程设施建设,增加旱时有效供给总量,确保春夏用水高峰期不发生水荒。
三、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作用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各类水利工程的抗旱作用。一要对辖区内水利灌溉工程设施尽快组织检查。凡工程设施基本完好的,要尽快督促灌区乡镇组织受益村组群众进行渠道清淤及防渗堵漏等维护措施,确保能够投入灌溉;凡通过简单维修能够投入灌溉的,要尽快筹措应急维修资金,本着“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能抢修一处是一处、能抢通一公里是一公里,尽可能多的恢复有效灌溉面积。对35处千亩以上灌区,要尽可能维修恢复,保证干支渠通水畅通。要采取给乡镇、村组和群众出借或出租流动喷灌机的办法,保证灌区主干渠周边、河道川台地等都能够提水,切实增加抗旱浇灌面积。二要千方百计抓好现有水源工程蓄水。各县区及有关单位要抢抓开春冰雪消融时机,及时拦截有效径流,全市28座水库、500多座骨干淤地坝及拦河闸(渠首)等工程,要蓄足抗旱水源,在保证正常灌溉用水的同时,为小提灌、小泵站等“五小”水利工程补充河道(渠道)提水水源。巴家咀水库要以保证城乡供水和抗旱灌溉为中心,严格控制发电用水,在确保水库安全前提下尽可能多蓄水,保证南小河沟水库有足够的应急供水水量。扬黄续建工程要检修维护好泵站管道及蓄水工程,确保春季能够及时启动供水。三要抓紧做好已建成的29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验收和移交工作。环县、华池、镇原、庆城4县要落实责任主体,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工程尽快投入当前抗旱之中。四要尽快谋划兴建一批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以消除抗旱减灾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以加快灾后水利薄弱环节规划项目为依托,加快灌区节水改造配套和高新节水技术应用推广,切实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切实发挥水利工程设施的最大抗旱效益。
四、积极落实抗旱综合保障措施
一要大力实施节水抗旱增效措施。要把节约用水作为提升抗旱能力的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科学分析抗旱水源供水能力和各种用水需求,合理制定水源使用计划,严格按供水计划执行,通过工程调度和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效益最大化。要抓紧补齐农业节水短板,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型农业,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效益优势,切实提高节水科技在抗旱中的增收增效作用。二要切实发挥各级抗旱服务队作用。各县区要组建完善抗旱防汛抢险应急服务队,提早做好抗旱物资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组织为旱区饮水困难群众提供拉水送水服务,开展抗旱设备、物资的维修、租赁和技术培训服务,增加流动抗旱浇灌能力。三要认真落实农业综合抗旱措施。对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大面积麦田,要采取喷施“旱地龙”、植物营养液等措施,提高小麦抗旱增产能力。要把传统抗旱经验与科技抗旱措施结合起来,大力推行地膜覆盖、包衣播种、点浇点灌办法,确保春耕春播顺利进行。要切实抓好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要根据开春旱情及时引导群众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增加耐旱作物种植规模,夯实保粮增收基础,巩固精准脱贫成果。
五、协调发挥有关行业抗旱优势
各县区防指要密切关注旱情发展趋势,及时会商研判,有针对性地安排部署。防指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协作配合,全力搞好行业抗旱服务工作。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抗旱应急维修、拉水补助资金;水务部门要做好抗旱灌溉统筹协调和抗旱服务组织指导工作,积极谋划抗旱应急维修和应急水源建设项目;农牧、农机部门要抓好农业综合抗旱技术推广应用,指导群众及时进行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电力部门要保证抗旱期间用电用油;气象部门要加强对天气变化的预测预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监测力量,加密监测频次,适时做好人工降雨作业;交通、工信等部门要协调有关运输企业做好边远区域群众临时饮水困难的拉水送水工作。各县区防办要严格执行旱情信息零报告制度,调查核实人畜临时饮水困难、作物受旱面积以及抗旱减灾情况,认真准确填写报表,于每周五下午3时前向市防办报告本县区旱情及灾情信息。重大旱情和干旱灾害发生时,要及时向市抗旱防汛指挥部和同级政府专题报告情况,提出防灾减灾预案措施,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