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扎实有序推进县域统管工作
近年来,环县依托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机遇,以破解突出水问题、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提升饮水安全保障能力为抓手,探索建立了“全县一张网、供排一家管、城乡同质价、管控自动化”的城乡供水管理运行模式,扎实有序地推进县域统管工作。
一是运行管理“一体化”。全县所有集中供水工程和污水处理全部移交县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管理运营,实行一体化、企业化运营服务,直接管理服务到村到户。全县城乡供水水源、水净化处理、水质检测供水服务、维修保养、运行调度、应急送水保障服务、污水处理排放等管理运营总人数达到700多人,形成了从水源到村级主管道到农户全链条供水管理。同时,县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5个小组53人应急抢修队伍,对异常预警,实时警报,及时处理,保证城乡正常供水,有效提升了用水户的满意度。
二是运行管理“智慧化”。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城乡供水自动化调度指挥中心,以数字化、自动化赋能水利设施运行管理。全天候监控到位,在县城3座净水厂、20个供水服务站、9处沟道供水工程和乡镇机井工程所在地,全部安装视频监控,实时掌握设备和自来水管线运行状态。全方位监测到位,以扬黄供水工程和水源地、一体化净化水厂、供水服务站为重点,设立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点330多个,依托供水管网信息系统,对水压、流量、水质等运行参数24小时监测分析,实时采集数据,做到农村供水管线从“源头—水厂—用户”无缝管理。全过程指导到位,购买网络云专家服务,聘请给排水、水利工程、电气自动化、水工环地质等专家8名,组建远程技术指导专家团队,通过“云端专家系统”实时解决疑难问题,确保农村供水管线安全达标运行。
三是运行管理“标准化”。全面落实政府主体、水务部门监管、运行单位管理“三个责任”。县水务局设立了农村人饮管理办公室,各乡镇成立了供水服务站,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了环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落实了机构、人员、经费保障“三项制度”,县财政每年下拨农村供水补贴1000万元,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600万元,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的维修养护,满足工程的日常运行,保障低价、同价稳定供水。积极推进用水计量收费,县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全面落实了水费定价和水费收缴机制。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方式,县域供水工程合理定价。同时,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印发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为及时高效处置农村供水应急事件创造了良好的制度遵循。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