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河道采砂监管 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河道砂石作为一种兼具经济价值、社会效益与生态功能的重要自然资源,其供需态势、管理水平不仅直接影响资源可持续利用,更关乎河湖防洪安全和生态系统稳定。“十四五”以来,庆阳市水务局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决策部署,坚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规范许可、有效监管、确保安全”的原则,推动河道采砂管理秩序稳定可控,持续向好。
一是完善体质机制,夯实严管之基
市委、市政府每年联合签发总河长令,明确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要点,统筹推进河湖突出问题整治、河道采砂管理、水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落实。建立河长挂帅、水利部门牵头、多部门协同、社会监督的采砂管理联动机制,形成河道采砂监管合力。积极推行“阳光采砂”,在采砂场显著位置设立采砂许可公示牌,公开采砂监管责任人、采砂许可信息、营业执照等信息,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同时,每年复核更新泾河、马莲河等重点河段、敏感水域采砂管理“四个责任人”,报水利部公告备案,持续健全完善采砂管理责任体系。
二是强化规划约束,严格许可审批
2021年以来,市、县根据河湖划界、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等最新成果,在全面分析境内河道冲淤变化和防洪治理现状基础上,全面完成8县(区)新一轮河道采砂规划修编、批复工作。全市累计划定禁采区67个、1200千米,可采区38个、2102公顷,保留区36个、755千米。2022年起,以采砂规划为依据,严格组织编制年度采砂实施方案,明确采砂总量、开采范围、作业方式等控制指标,依法依规进行采砂许可,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核发采砂证照40个,许可年度采砂控制总量719.4万吨。
三是统一经营模式,规范采砂秩序
全省2021年启动河道采砂试点工作以来,全市以河道砂石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坚持“政府主导、集中统管、市场运作”原则,镇原、宁县、环县、庆城河道砂石资源全部实现县属国有企业统一经营管理,累计建成镇原陈坪、宁县长庆桥、环县毛家川、庆州科进4座国有标准化砂厂,推动了全市砂石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采砂企业严格履行现场管理、生态修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按照“谁开采、谁清理、谁平复”的原则,及时平复沙坑、沙堆,修复受损河床岸滩,实施岸线生态复绿,形成了河道采砂与生态恢复双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十四五”以来,全市已累计开采河道砂石193万吨,有效保障了区域建筑工程砂石用料供应。
四是加强日常监管,突出集中整治
市、县水务部门全面落实河道采砂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河道采砂日常监督巡查制度,逐年开展非法采砂专项整治行动,构建形成“日常巡查+专项整治”长效监管机制,累计对河道采砂重点河段、敏感水域日常巡查500余次、8000余公里,督促整改违规采砂问题100余件,核查处理采砂信访举报22件。加强与检察、公安、交通等部门沟通协作,依法依规开展联合执法,强化行政执法与公益诉讼、刑事司法有效衔接,2021年以来,累计查处非法采砂案件7起,行政处罚15.8万元。聚焦河道砂石“采、运、销”关键环节,严格执行电子采运单管理制度,强化河道采砂全链条监管。同时,依托市级智慧河湖管理平台293处河道视频监控、智慧水务调度中心平台等信息化手段的高效赋能,有效提升了我市河道采砂管理科技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切实推动了河湖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砂石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