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18年防汛准备和汛前检查工作的通知
32px
22px
18px
- 12px
- 14px
- 16px
- 18px
- 20px
- 22px
- 24px
- 26px
- 28px
- 30px
- 32px
- 34px
- 36px
- 38px
- 40px
- 42px
- 44px
- 46px
- 48px
- 50px
各县区抗旱防汛指挥部,市直有关单位:
为切实做好全市汛前准备和防汛检查工作,按照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及《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甘旱汛办发〔2018〕18号)有关要求,现就2018年防汛准备和汛前检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防汛工作责任
各县(区)抗旱防汛指挥部要进一步强化抗旱防汛责任意识,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及时补充调整抗旱防汛指挥部组成人员,健全完善责任体系,理顺防汛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明确各自工作职责。按照“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落实水库、淤地坝、重点城镇、河道险段、山洪危险区、旅游景点、在建涉水工程及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等行政首长、部门领导、管理单位的防汛安全责任,逐级签订防洪保安责任书,在主流媒体和网站进行公示,按要求上报备案,接受社会监督。水务、住建、交通、水保、教育、工信、旅游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行业防汛监管,认真落实单位防汛岗位责任制,安排做好各自领域的安全度汛工作,确保各部门各行业防汛责任落实到位。
二、未雨绸缪,扎实做好防汛度汛准备
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洪,减大灾”的思想,针对各自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紧贴实战要求,认真总结历次暴洪灾害经验,组织对水库(淤地坝)等水利工程防汛抢险预案,山洪危险区防御预案,医院、学校和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区的紧急转移预案,重大工程及重要厂矿企业防洪抢险方案、在建涉水工程施工度汛方案等各类应急预(方)案进行修订完善,按程序报批备案,力求做到预案内容全面、情况清楚、方法可行、措施有效。要组织做好各类预案的实战演练,通过演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实战效果,确保在灾情发生时能及时响应,精准指导开展应急抢险工作。各县区和各单位要按照有关要求,协调落实防汛资金,购置储备防汛物资,补充更新抢险器材,充实加强技术力量,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切实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三、科学谋划,认真开展各类汛前检查
各县(区)、有关单位要及早安排,按照“谁管理、谁负责”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行业主管部门、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自查,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分级督促检查的方式全面开展防汛大检查。各级领导要亲自带队、深入一线,认真组织开展好检查和督查工作。要聚焦近年来洪涝灾害防御工作中暴露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细化检查方案,落实责任分工,重点围绕水库水电站、淤地坝、城镇排洪设施、河道险工险段、涉河涉沟在建工程、旅游休闲景区、山洪灾害危险区、水毁修复等方面,结合各地实际和行业特点,对防汛责任落实、工程运行管理、应急预案制定、防汛物资储备、抢险队伍组建、河道行洪安全、施工度汛方案审批、监测预警系统运行、防汛值班值守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特别要对险工险堤险坝险库进行全面体检,逐一过关,做到防汛检查“无死角,无盲区”。同时要严格落实“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工作原则,确保汛前检查责任落实到位。检查结束后,各县区和各单位要及时形成有基本情况、有客观分析、有建议措施的检查报告,于4月25日前报送市防办。
四、细化措施,全力消除防汛安全隐患
各县区各单位要结合汛前检查工作,逐领域、逐行业、逐工程组织开展各类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危险源识别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各县(区)防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梳理,逐项登记造册,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实行销号式整改落实。要坚持边查边改、以查促改,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验收,做到整改不到位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手。对确实影响防汛安全又较难解决的隐患问题,要组织专家论证,制定具体整改方案,落实安全度汛措施。同时,各县(区)水务部门要加快开展水毁水利工程调查摸底,明确水毁修复任务,抢抓汛前有限时间,抓好修复施工进度,确保5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恢复防洪功能。
五、精准施策,着力破解防汛安全短板
总结历年来的防汛抗洪工作经验可以发现,水库汛期调度、涉河涉沟在建工程、旅游休闲风景区等领域已成为我市防洪保安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管理短板,对此,各县区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全市雨情、水情、工情变化需求,认真总结洪涝灾害中暴露出的不足和问题,及时制定防洪抢险方案,细化工作措施,补齐工作短板,确保安全度汛。一要做好水库淤地坝防洪保安工作。库坝安全是全市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严格执行水库、淤地坝防汛安全属地管理、分级管理、行业管理的原则,落实防洪安全责任制,明确管理单位或管理人员职责,签订防汛安全管理责任书(卡),加强日常管理和维修养护,细化调度运行计划,明确防汛岗位职责和权限,做好日常巡查观测,落实水情报告制度,确保水库淤地坝安全运行。二要继续加大各类涉河涉沟在建工程监管力度。水利、水保、交通、住建等部门要对各自行业管理范围内的涉河涉沟在建工程负监管责任,及时督促项目法人编制报批施工度汛方案,落实度汛措施,凡是防汛责任没有落实、隐患处置没有达标、度汛方案没有审批、安全措施没有到位的,汛期要坚决停止施工。对违规调度运行和施工建设的,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要做好涉河涉沟旅游休闲景区安全度汛。每年汛期都正值旅游休闲活动旺季,而我市大多数的旅游休闲区紧邻河道岸边、地势低洼,易受暴雨洪水侵袭,影响游客防洪安全,旅游部门和各县区务必要高度重视,认真风析洪水风险,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落实预警防范、疏散转移和安全防护等防洪措施,确保人员活动区处于安全区,同时要及时掌握天气和汛情,制定应急避险预案,明确避险区和路线,确保汛情紧急时能及时疏散避险。
六、规范预警,不断加强山洪防御工作
各县区要注重发挥已建成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落实平台操作人员、站点管护人员,明确乡村组山洪防御责任人及职责,开展操作维护技术培训,确定预警信息员,健全预警联络机制,衔接争取足额落实运行维护经费,积极推行外包服务模式,解决好站点的日常检修维护,确保汛期内系统运行稳定,视频图像及各类数据传输正常,充分发挥监测预警作用。同时要探索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及时与气象、水文等部门通报信息,开展联合会商,分析判断关键节点降雨量、流域上下游和重大水利工程的水位变化,适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为科学开展调度指挥提供可靠依据。加强群测群防培训和避险转移预案演练,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普及,积极拓宽预警发布传送渠道,借鉴推行村组防汛预警“微信群”等新传播手段,做到预警信息传递时效快、全覆盖、无死角,确保受影响群众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准备。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